溶血性贫血家园
治疗规范化科学化

“血袋奇缘”:溶贫患者输血的注意事项

溶血性贫血(简称溶贫)主要由于人体自身免疫疾病、遗传疾病等因素,导致体内红细胞存活期缩短、破坏加速,已经超过骨髓代偿最大限度的一类贫血,可通过输血进行治疗[1]。然而,针对溶贫患者来说,这项看似常规的操作背后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危险性和注意事项。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输血的面纱,聊聊溶贫患者在输血过程中有哪些不得不说的“潜台词”。

图源:摄图网

一、溶贫患者输血前有哪些“安全检验”?
血型检测与交叉配型

对于溶贫患者来说,输血的第一步就是确保血型的匹配。这个听起来简单的步骤其实是保证输血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其次,交叉配型是输血前的“二次保险”。通过将患者的血液样本与供血者的血液样本混合,观察是否会发生凝集反应。如果出现凝集反应,说明两者不匹配,不能进行输血。这个步骤对于溶贫患者来说至关重要,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可能会对“陌生”的红细胞产生抗体攻击[1]

抗体检测

溶贫患者,特别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开展输血不同于其他贫血的输血,其操作有以下危险性,因此要强调对其输血前的抗体检测[2-4]

自身抗体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AIHA患者的自身抗体可与正常红细胞起反应,使输入的红细胞寿命缩短,发生溶血。

同种抗体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有输血史(特别是近4个月内输血)或多次妊娠史的溶贫患者,某些血型物质可对其抗体致敏而产生同种异型抗体,如果输血时只注意ABO血型相合忽视了同种异型抗体而又输入了同种抗体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则可刺激记忆细胞引起二次免疫反应

因此,通过输血前进行抗体筛查,排查溶贫患者潜在的免疫反应风险,也是溶贫患者输血前重要的一步。

图源:摄图网

二、溶贫患者输血中有哪些“艺术操作”?

输血量

对于溶贫患者来说,如患者病情不重,输入的红细胞量不多,通常不引起有症状的输血反应,但输血仅是暂时有效;如患者溶血严重,又输入大量红细胞,此时自身抗体可严重破坏输入的红细胞导致输血无效或溶血危象临床表现为血红蛋白血症、血红蛋白尿及肾功能衰竭等严重的溶血性输血反应[2]

输血频率

输血频率的掌控就像是对艺术节奏的把握。频繁输血虽然可以短期内缓解贫血症状,但长期来看,频繁输血会增加溶贫患者溶血反应、感染风险,并且可能导致铁过载。

输血保温

对于冷抗体或混合抗体型的AIHA患者,输血时注意保温是必要的。特别要让患者肢体置于温暖处并注意保暖。血液输用前可在水浴中加温,但一般水温不超过37℃。以免温度过高破坏红细胞加重溶血[3]

三、溶贫患者输血后的有哪些“精细管理”?

过敏反应
输血后的过敏反应是溶贫患者需要警惕的问题之一。过敏反应通常表现为皮肤瘙痒、荨麻疹、发热等。虽然这些反应看似轻微,但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发展成更严重的过敏反应。
溶血反应
输血后的溶血反应是最需要重视的问题之一。由于溶贫患病易出现抗体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时,若如果输入血液较多红细胞破坏后促凝物质释放可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危害溶贫患者健康[3-4]。因此一定需对输血后的溶血反应进行监测。
于溶贫患者输注红细胞后致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危险较大,应尽量避免或减少输血,紧急输血时应结合患者的贫血严重程度、起病缓急、是否存在基础疾病综合分析,必要时选择ABO、Rh系统抗原同型血液输注,可提高输血安全性和有效率[1]。通过科学、规范的输血管理,溶贫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避免输血相关的并发症。通过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大家对溶贫患者的输血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让“血袋奇缘”不再充满“未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赵朋云,辛寒啸,罗魏,等.不同红细胞制剂输注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疗效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4,39(08):1110-1113.
[2]黎淑贞,蓝文莉,马伟文,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意外抗体类型与输血疗效相关性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24,37(05):598-601.DOI:10.13303/j.cjbt.issn.1004-549x.2024.05.018.
[3]安青,安霞.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中应注意的问题[J].山东医药,1999,(11):14.
[4]赵晓霞,张继红,侯军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输血治疗[J].临床荟萃,2004,(18):1077-1078.
分享到
如果大家想进一步交流血液疾病的相关问题,可以微信扫一扫下图二维码,加入我们的病友群。申请好友时请备注疾病类型。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