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分类与诊断
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世界中,有一种特别的敌人,它只在寒冷的环境下才会现身,那就是冷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cAIHA)。本期科普的目标就是深入探讨cAIHA,了解其分类及其背后的诊断实验!
cAIHA依据抗体类型和作用温度进一步细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冷凝集素病(CAD,年发病率约为1/100万,占AIHA的13%~15%):
病理机制:由冷凝集素(通常是IgM型抗体)在低温下(28℃以下)与红细胞膜上的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导致溶血 。
特点:常见于冬季或寒冷环境,患者在寒冷环境中症状加重。
病理机制:类似于CAD,但与明确的基础疾病(如感染、自身免疫病、恶性肿瘤)相关 。
特点:与原发性CAD相似,但由于存在基础疾病,治疗策略可能不同,通常在控制原发病后溶血迅速好转。
病理机制:由双相性溶血素(通常是Donath-Landsteiner抗体)在低温下与红细胞结合,然后在体温恢复时激活补体,导致溶血 。
特点:溶血发作通常与寒冷暴露有关,伴有突发性血红蛋白尿。
1.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静脉空腹抽血检测,约50元左右)
原理:检测患者红细胞表面是否有免疫球蛋白或补体。通过加入抗人免疫球蛋白抗体(抗IgG或抗C3)观察红细胞是否发生凝集。
临床意义:DAT阳性提示红细胞表面有免疫球蛋白或补体沉积,是诊断AIHA的重要依据 。
2. 冷凝集素效价检测(静脉空腹抽血检测,200元左右)
原理:测定冷凝集素抗体在不同温度下的滴度。将患者血清与红细胞在低温下孵育,观察凝集程度。
临床意义:高效价冷凝集素抗体提示CAD或CAS。效价越高,溶血程度可能越严重 。
正常范围:正常人冷凝集素效价通常很低,常见于1:32以下。
3. Donath-Landsteiner(D-L)试验(静脉空腹抽血检测,500元左右)
原理:检测双相性溶血素的存在。患者血清与红细胞在低温下孵育,然后在37℃孵育,观察是否发生溶血。
4. 血液常规检查(静脉空腹抽血检测,50元左右)
原理:通过全血细胞计数(CBC)检查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形态。
临床意义:AIHA患者通常表现为红细胞减少(贫血)、网织红细胞增多(表示骨髓对溶血的反应)、以及其他溶血性贫血特征 。
红细胞计数:男性4.7-6.1x109/L,女性4.2-5.4x109/L
血红蛋白:男性13.8-17.2 g/dL,女性12.1-15.1 g/dL
网织红细胞:0.5%-2.5%(百分比相对于红细胞总数)
5. 血清补体水平检测(静脉空腹抽血检测,200元左右)
临床意义:补体成分的减少提示补体介导的溶血过程,是AIHA尤其是CAD的支持性证据 。
正常范围:C3:90-180 mg/dL;C4:10-40 mg/dL
6. 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测定(静脉空腹抽血检测,50元左右,通常合并肝功能检测项目)
原理:检测血清中LDH的活性水平。LDH是细胞内的一种酶,当红细胞破裂时释放入血。
临床意义:LDH升高提示溶血性贫血,是溶血活动的标志 。
7. 血清游离血红蛋白检测(静脉空腹抽血检测,20元左右)
原理:测定血清中游离血红蛋白的水平。溶血时红细胞破裂释放血红蛋白进入血液。
8. 血清胆红素测定(静脉空腹抽血检测,20元左右,通常合并肝功能检测项目)
原理:检测血清中未结合(间接)胆红素和结合(直接)胆红素的水平。溶血时未结合胆红素升高。
●《中国成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诊疗指南(2023年版)》对AIHA给出了三项诊断指标:
②血结合珠蛋白降低(<250 mg/L)、血总胆红素升高(≥17.1 μmol/L,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血乳酸脱氢酶升高且网织红细胞百分比>4%或绝对值>120×109/L;
①CAD:自身抗体为C3d型(IgG型阴性或者弱阳性),并且冷凝激素(CA)≥64(外周血或骨髓可以存在克隆性B淋巴细胞增殖,但没有恶性肿瘤的相关临床症状,影像学没有恶性肿瘤的证据);
②CAS:自身抗体为C3d型(IgG型阴性或者弱阳性),并且CA≥64。患者存在明确相关疾病,如感染、自身免疫病、B细胞淋巴瘤(伴有临床症状或影像学异常)或其他肿瘤。
③PCH:自身抗体为Donath-Landsteiner型。
cAIHA是一种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早期诊断和分类对于患者的治疗和管理至关重要。通过上述诊断实验,可以明确cAIHA的类型及其病理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看到这里,大家现在会看检查结果了吗~
参考文献:
[1]刘京倩,张凤奎. 冷凝集素疾病的诊疗进展. 中华血液学杂志,2022,43(06):524-528.
[2]王建中、张曼主编.实验诊断学(第四版)[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9年
[3]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红细胞疾病(贫血)学组. 中国成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诊疗指南(2023年版). 中华血液学杂志,2023,44(01):12-18.
如果大家想进一步交流血液疾病的相关问题,可以微信扫一扫下图二维码,加入我们的病友群。申请好友时请备注疾病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