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来临,感冒和细菌感染的患者增多,头孢类药物以其广谱的抗菌效果和较高的安全性,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成为一种比较常用的抗菌药。然而,对于患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或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的患者来说,使用头孢类药物时需要格外谨慎,因为它们可能加重溶血,甚至引发新的溶血性贫血[1]。
图源:摄图网
头孢菌素的溶血性机制主要与免疫复合物的形成有关,当头孢类药物进入体内后,部分患者可能会产生抗体,这些抗体会与药物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免疫复合物可以附着在红细胞表面,激活补体系统,从而导致红细胞破坏——也就是溶血[1,2]。
对于已经患有AIHA或PNH的患者,由于红细胞本身就易受攻击,头孢菌素可能加剧溶血的程度,带来更大的风险。有研究表明,造成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3种最常见的头孢菌素类药物分别是哌拉西林、头孢替坦和头孢曲松[1]。
而头孢菌素还有可能导致凝血功能的障碍,由于此类药物一些特殊的化学结构,会导致患者凝血酶原活性的下降[2],尤其对于一部分肝肾功能受损的患者以及长期接受抗菌治疗的患者来说更是如此。另外,一些头孢类药物如头孢曲松通常通过肾脏排泄,有时其与钙结合形成针尖状晶体,就有可能损伤肾小管和肾脏[3],这两点原因可能导致血尿的发生,误导PNH的病情。
图源:摄图网
•用药前评估:对于有AIHA或PNH病史的患者,用药前必须告知医生,评估是否有其他抗菌药可以替代使用,减少使用头孢类药物的机会。尤其在需要静脉输注头孢类抗菌药时,更应该和医生沟通,此时药物起效快,那么如果发生溶血,症状可能会更重。
•定期监测血常规[3]:对于确实需要使用头孢类药物的患者,建议定期监测血常规,尤其是在用药初期和剂量调整时,观察是否有红细胞数量下降的迹象。
•注意溶血症状:如果在用药期间出现不明原因的乏力、黄疸、腹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排查溶血的可能性,而出现溶血症状时,则应及时停药。
图源:摄图网
除了溶血风险,头孢类药物还有其他血液学毒性反应,大家也不要盲目用药呦~
•过敏反应[4,5]:头孢类药物可能引起急性过敏反应,包括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甚至是过敏性休克。特别是对于有青霉素过敏史的患者,使用头孢类药物时应特别谨慎,因为两者之间存在交叉过敏的可能性。静脉或肌肉注射前也要经过皮试;
•肾毒性[5]:某些头孢类药物可能对肾脏产生毒性,尤其是在与其他具有肾毒性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使用时,需密切监测肾功能;
•胃肠道反应[5]:头孢类药物常见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某些情况下还可能引发伪膜性结肠炎。平时胃肠道不好的同学要饭后吃药~
•菌群失调[5]:长期使用头孢类药物可能导致体内正常菌群失调,增加二重感染的风险,例如艰难梭菌感染,所以病好了就该停药了,多多听医生的话!
图源:摄图网